如何理解智慧育种?——对话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舰****** 什么是智慧育种?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副院长、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舰研究员表示,智慧育种是基于高通量的测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的人工智能算法,通过技术整合来得到作物性状,如抗病性、品质、薯型、薯色等关键因子参数,替代目前长期用人眼、经验来识别性状。当下,打造马铃薯育种芯片是王舰团队致力于解决的问题。“通过基因芯片一个小小的叶片就能得知作物所有的性状,这就是我们未来要做的生物育种4.0。它不仅可以推动马铃薯产业,也可以推动所有作物的产业发展,将生物育种3.0技术跨越到4.0技术。”他解释。(记者 武玥彤 肖春芳)
阻止两个蛋白结合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******
科技日报讯 (通讯员衣晓峰 记者李丽云)近日,科技日报记者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院杨宝峰教授团队首次发现干扰p53和ASPP1蛋白的相互作用,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《循环研究》。
杨宝峰及其团队成员潘振伟教授、吕延杰教授研究发现,在正常心脏中,p53和ASPP1蛋白很少,而当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时,这两个蛋白会大量增多,从细胞浆进入细胞核从而激发细胞死亡程序。该团队发现当人为抑制其中一个蛋白的表达时,另一个蛋白向核内运输受阻,细胞死亡减少;相反,当增加其中一个蛋白的表达时,另一个蛋白向核内运输增多,细胞死亡增加。这一现象提示这两个蛋白需要在细胞浆中结合到一起,“手拉手”进入细胞核,然后才能激活细胞的死亡过程。该团队设计了一段能够阻止p53和ASPP1蛋白相互结合的多肽分子,发现其能够显著抑制p53和ASPP1蛋白向细胞核内的运输,并减轻心肌细胞损伤。这一发现提示,干预p53和ASPP1蛋白相互作用,可作为心肌保护药物研发的新策略。接下来,杨宝峰团队还将进一步优化影响p53和ASPP1蛋白互相作用的多肽分子,同时设计抑制二者结合的新化合物,旨在最终研发出应用于临床的心肌保护新药物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佰富彩地图 |